中文(简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全文约2926字, 阅读需要8分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于2006年9月26日由原文化部同意“中国艺术研究院加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而设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于2006年9月26日由原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同意“中国艺术研究院加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而设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担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具体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咨询,组织全国范围内非遗普查工作的开展,指导保护计划的实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举办学术研讨、展览(演)及公益活动,交流、推介、宣传保护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组织实施研究成果的发表和人才培训等工作职能。历任中心主任为王文章、连辑、韩子勇,现中心主任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福州兼任。

自成立以来,中心全面参与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立法调研和法律文本论证工作,承担该法的贯彻落实情况评估工作;参与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件的起草和论证工作;编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标准;开展我国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申报材料的评审组织实施,撰写履约报告,为我国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做出贡献;承担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考察、论证及评估验收工作,已成立的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都经中心参与实施;举办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实工作需要的专题培训活动,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黄河流域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等专题;组织实施“‘十三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课题”等学术研究工作;组织实施三批2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命名及专项课题立项、验收工作;举办多种宣传展示活动,促进全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活动,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成果出版工作,已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第一批至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典》(第一批至第三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等相关书籍;承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系列行业标准制定”等数字化保护项目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相关情况。

目前,中心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等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参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举措,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最新部署要求,在扎实推动原有工作基础上,加快非遗边境调研,做好履约报告撰写,构建文化遗产学术、学科体系,重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平台,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中心主要领导:

### 主任:王福州

王福州,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11月出生,教授职称。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遗国际培训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教授职称,长期从事遗产的形态研究,涉及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物质文化遗产等,业余时间涉猎书法史、绘画史以及思想史。

#### 一、学术简况

(一)个人学术专著《文化遗产形态学》探讨了物遗与非遗结构上的异同,提出文化遗产学升级国家一级学科的主张。倡导在大遗产观背景下,突破遗产概念畛域,让文化遗产学先行一步,构建以物遗和非遗为基本框架的文化遗产体系;

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学》和《非遗文化形态研究》重新构建了中国非遗的体系。从传统文化最本质意义上对“物”进行重新解读、审视和阐释,将思想智慧、工巧智慧和口传智慧等作为“内化于心”的成果,渗入《公约》的五大分类,并对现有非遗的概念、定义和分类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总之,非遗不仅只是“外化于形”,更有“内化于心”,以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性、完整性和主导性。

(二)其它学术文章,近五年来曾在《文艺研究》、《人民日报》、《文化研究》等主流刊物媒体共发表40余篇,主要代表作和学术观点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其中《以书自名,必有深趣》(文艺研究-2019.4)、《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人民日报-2014.11.14)、《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人民日报-2018.5.30)《以创造精神振兴传统工艺》(新华文摘-2016.9)、《“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及未来发展》(新华文摘-2021.17)、《“文化遗产”的中国范式及体系建构》(文化研究-2021.9)、《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贵探索》(人民日报-2021.1107)、《从实践探索到学科建构还须行多久——兼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文化遗产》-2021.06)已获转载。

#### 二、学术奖项。

受国务院学位办委托牵头推进文化遗产学升国家一级学科事宜,目前成果有“非遗保护”已正式列入高校本科课程系列,非遗硕士人才培养计划已列入32所高校展开试点;多次主持并承担国家、部级、院级科研课题,主持推进的《非遗资源采集著录国家标准》已进入报批程序,非遗进校园工程以及中国非遗资源大数据工程已进入实质阶段;主持推进的《二十四节气》已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

#### 三、学术讲座

非遗由“保护行动”到“学科建设”

自2001年5月18日昆曲艺术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始,中国非遗遵循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制和理念,历经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尽管筚路蓝缕但成果丰硕。出台了《非遗法》,建立了四级名录体系,已有43项列入UNESCO公约名录,还创造了许多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而广为缔约国赞誉。展开实践探索的同时,学术界始终在思考,毕竟中西是两套文明体系,中华文化不只是“外化于形”,还有“内化于心”,惟有沿着“物”的文脉一路和“人”的文心一路开掘,一外一内才能彰显传统文化的智慧性、独特性和整体性。可以预期,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相结合必将诞生更多的文明新形态,中国非遗已开始了由国家层面的“实践”概念向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转向的漫漫征程。

### 副主任:郝庆军

郝庆军,男,汉族,1968年4月生于山东省肥城市,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学位,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就职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任副主任(副局级)。学术专著有《诗学与政治:鲁迅晚期杂文研究1933-1936》(2007年)、《鲁迅的抵抗空间》(2010年)、《民国初年的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2017年)。

#### 一、工作经历

1.2006.8-2009.9,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办,任办公室秘书。

2.2009.9-2011,5,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管理处,任副处长。

3.2011.5-2015.12,《传记文学》杂志社,任副主编、主编。

4.2015.12-2016.6,文化艺术出版社,任常务副总编辑。

5.2016.6-2017.4,炎黄春秋杂志社,任总编辑(法定代表人)。

6.2017.4-2017.9,文化艺术出版社,任总编辑。

7.2017.9-2020.7,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任专职研究员。

8.2020.7至202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任副主任(副局级)。

#### 二、学术简况

**(一)专著**

1.博士论文《诗学与政治:鲁迅晚期杂文研究1933-1936》。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专著《民国初年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北京时代华文出版公司,2017年7月版。

3.论文集《鲁迅的抵抗空间》。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年3月版。

**(二)论文**

1.《从文学期刊的繁荣看民国初年文学的娱乐化倾向》,载《东岳论丛》2012年第10期。

2.《迁居与隐居:鲁迅活动地图和上海文化空间》。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年第1期。

3.《国学热”背景下“五四”传统的存续问题——鲁迅的抵抗方式》。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2期。

4.《“近代文学”研究的观念革新与多维视野》。载《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5.《民国初期“黑幕小说”由盛转衰的文学史意义》。载《中州学刊》2013年第1期。

6.《共和国七十年长篇小说概论》。载《文艺论坛》2020年第2期。

7.《做好四篇文章,不断拓宽非遗保护实践的边界和版图——关于“意见”第三部分的解读》,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

**(三)报告**

1.调研报告《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一个范例——山东东营利津县“老街长巷”项目的调研思考》。载《中国旅游报》2021年6月30日。

2.智库成果报告《“互联网文化治理”的理念、策略和工具》,刊登在文化和旅游部《智库要报》,并上报至中宣部、中共中央办公厅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