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片酬變遷史:金錢史的絕佳樣本

其實,被中國粉絲“同情”的新垣結衣、全智賢們的片酬,真不算低。畢竟他們光鮮亮麗的背後,有許多優秀的團隊在支撐着。我們呢?讓產業鏈裏的多數幕後工作人員,去分明星片酬的零頭,才是不可思議。

原標題:明星片酬的變遷 國內演員“天價片酬”太離譜

明星片酬的變遷是“金錢史”的絕佳樣本

一張今年夏季日劇頂級女明星電視劇片酬排行榜,讓人無比震驚,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的新垣結衣,拍電視劇的片酬,是每集10.3萬,緊隨其後的深田恭子和真木陽子,每集都是9.8萬。考慮到日劇的篇幅都很短,她們拍一部劇的毛收入,也不過一兩百萬。這和國內演員的片酬,是完全不能相比的——頂級女明星在內地拍電視劇,一部的片酬,已經在一億上下了。

許多網友開始憤憤不平——國內明星的片酬,為什麼這麼高?那原因實在太複雜了,單純用日本演員的片酬進行比較,很難找到真實的原因。不過,表面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有定價權的明星,要在通脹的時代,重新確定自己的價值。

明星片酬的變遷,就是一部金錢史,不斷重新確定價值的歷史。要想更方便地窺看這過程,明星片酬,真是個很好的樣本——他們的錢,總是在明處,而且總是最先被時代起伏所影響。頂級明星的片酬,則是這個樣本里最敏鋭的部分,他們往往是重新定價的領頭人。

1930年代初,銀元時代,“明星”公司給胡蝶的月薪是2000元,這已屬天文數字,當時的糙米是14塊銀元一石(220市斤)。而在上海税務部門供職的胡蝶的父親胡少貢的月薪也不過60元。到了1960年代,香港一線明星,一部電影的片酬,是一萬元,當年最紅的謝賢,片酬是二萬元。這足夠在香港最好的地段,買到一套中等大小的公寓。此後許久,這個數字起伏不大。1970年代,邵氏最賺錢的男星嶽華的片酬是三萬,照舊能在尖沙咀山林道買一套房子。

此後,香港經濟起飛,物價慢慢攀升,但在現在看來,這攀升的速度並不算快。1983年,剛剛走紅的劉德華,在TVB的《鹿鼎記》中扮演了康熙,幾年辛苦攢下的積蓄,讓他得以買下平生第一套房子。在他的自傳裏,他非常欣慰地描繪過這件事——大約60平米的房子首付和裝修加在一起,是十一萬。

看似明星片酬和房價一起飛漲,與金錢有關的數字,越來越眼花繚亂。到了2010年,一線男星甄子丹的片酬已是2000萬人民幣。光從數字上看起來,錢越來越多了,幾千萬幾億,都是越來越尋常的數字,但在錢的膨脹魔術中,一個人收入的增長速度,卻迅速被房價的增長速度拋下。1000萬片酬所能保證的生活水準,恐怕也不比胡蝶的2000元高出多少。

國內明星片酬畸高是產業機制出問題

而國內明星的片酬之所以這麼高,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他們自己及其參與的產品,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其實都是極其複雜的金融產品,已經不能用常情常理去衡量,而要用金融魔術的眼光去打量。

在混亂的行業標準之下,明星有沒有作品不要緊,作品質量如何不要緊,電視劇質量如何也不要緊,要緊的是,他們有沒有被金融魔術師之手選中,成為標的物。一旦被選中,就會附着金融產品裏最奇妙的那些屬性。

比如業內不良競爭和互相抬價,各路大牌明星經紀人匪夷所思的試探性報價,導致了演員行業看上去生機勃勃。不管你是一夜走紅,還是實力派偶像派,只要你有話題和賣點,你就是可以通貨膨脹的。

相比之下,日劇片酬相對合理,這與其獨特的製作和估價機制有關。日劇產業幾乎被日本各大民營電視台和NHK壟斷,和中國影視劇公司製作完成後再分銷給電視台的運作模式完全不同。當中國粉絲心疼日本“愛豆”工資低時,其實是長期被“藝人就是身價高昂”的刻板印象洗腦了。和日本藝人同樣經常被粉絲心疼的還有韓國藝人,以及資歷更淺的“練習生”,粉絲總覺得他們是長期被公司盤剝的對象。

但從日韓演藝圈生物鏈最頂層的明星收入並不算太誇張的情況來看,國內藝人巨大收入差的原因,或許才是最值得思考的。因為在這個行業,收入可以不關乎資歷、不關乎業務水平(演技),強烈依靠毫無規律邏輯的“人氣”和“話題”。影視行業的生產模式——從編劇為主到導演中心制再到明星中心制,又助長了這一趨勢。不斷惡性循環到現在,個別明星的“天價片酬”成了至今難解的病症,造成了娛樂產業裏糟糕的“通貨膨脹”。要解決這個問題,與其罵明星,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娛樂產業的生產機制,在根源就出了問題。

説實話,一個付出的勞動並不比你多多少的影視藝人,拿着高你百倍的薪酬,真的存在就是合理嗎?資本的邏輯就是真理嗎?從這個層面,新垣結衣、全智賢們的片酬,真不算低。畢竟他們光鮮亮麗的背後,有許多優秀的團隊在支撐着。我們呢?讓產業鏈裏的其他幕後工作人員分明星片酬的零頭,才是不可思議。

編輯:xiong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