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上半年淨利增長34% 全國電影發行市場份額逾六成
8月30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公佈2016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05億元,同比增長34.36%。
原標題:中影上半年淨利增34%,全國電影發行市場逾六成份額是它的
中影交出了上市以來的第一份半年報。
8月30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公佈2016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05億元,同比增長34.36%。有分析認為,中影上半年的淨利潤的增速之所以大幅跑贏營收增速,主要是因為電影發行業務毛利率的上升,以及財務費用的大幅減少。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影的財務費用減少3030萬元,同比減少了257%;電影發行的營業收入為26.78億元,毛利率同比增加了7.01個百分點,至25.22%。電影發行是中影最大的營收來源,佔到今年上半年中影主營業務收入的60.2%。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影主導或參與發行國產影片148部,實現票房91.95億元,佔同期國產片市場份額的70.79%;發行進口影片40部,實現票房70.57億元,佔同期進口影片市場份額的 60.87%,其中《美人魚》、《瘋狂動物城》等全國票房前十位影片均為公司主導或聯合發行,保持了行業領先優勢和市場主導地位。
一位影視行業分析師對記者分析,2017年WTO談判將要重啓,屆時,進口片的配額大概率還是要提升的。原本2012年WTO談判的時候,中國還是保留了對於國產電影的保護,一旦談判重啓,有很大可能會放開進口片的配額,而這對中國電影發行業務的增長肯定是會產生一定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對進口影片管理實行的是“一家進口、兩發行”的安排。即境外影片由中影集團獨家引進,然後委託中影及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作為中影的大股東,中影集團手持着影片進口、影視製片製作、電影發行、電影放映、影視服務“全牌照”。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中影的進口片發行受益於行業增長與政策扶持。近三年進口片發行收入在引進片全年票房中佔比20%左右,複合增長率達38.61%。2017年WTO談判重啓及好萊塢大片年有望驅動收入爆發。”
另一位影視行業分析師也告訴記者,目前,中影的增長已經趨於穩定。首先是國內電影行業在陸續開放,2017年WTO重啓談判後,不排除進口片的配額會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這對於海外影片進口發行的業務肯定會帶來利好。而從國內電影市場票房來看,儘管今年的增速有所放緩,但長期來看電影市場還是會走向繁榮。因此,不管是國產片還是進口片,對於中國電影的發行業務肯定是有幫助的。
中影發行業務領跑的背後,是強大的院線資源。
截至6月30日,中影共擁有3條控股院線、4條參股院線,102家控股影院和13家參股影院,旗下控參股院線和控股影院合計覆蓋全國11062塊銀幕和149.16萬個座位,約佔全國影院市場份額的31%.在全國票房前十院線排名中,中國電影控股的院線佔據了三席,中影星美院線、深圳中影南方新幹線和中影數字院線分列第3名、第5名和第6名。2016年上半年,公司旗下控參股院線和控股影院合計實現票房68.11億元,觀影人次約 2 億人次,約佔全國同期總票房和觀影人次的三分之一。
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國電影出品並投放市場的各類影片達12部,實現票房收入73.96億元,佔全國同期影片票房總額的30.09%。其中,《美人魚》和《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票房排名分列上半年國產影片票房的首位和第二位。而在國際合作方面,公司與海外主流製片機構聯合出品了《功夫熊貓 3》、《魔獸》和《卧虎藏龍:青冥寶劍》,並總共取得27.2億元的國內票房收入。
這是中影上市以來交出的第一份半年報。
8月9日,中國電影在苦等了12年後終於成功上市。8月31日,中影股價報34.66元,上漲1.14%。
編輯:yv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