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香港)

對主旋律電視劇戲劇性處理,帶來更好看的審美感受

全文约2647字, 阅读需要7分钟
情境設計是目前主旋律電視劇普遍偏弱的一點。有的主旋律電視劇好像在開會作報告,或者是對生活的一般性展示,缺乏深層次的內在的情懷、骨氣。

在過去很長時間裏,大家對於主旋律電視劇普遍有個刻板的印象,就是不好看。因此,如何做得好看,是目前主旋律電視劇核心的問題。

主旋律可以很好看,但需要有種、有貨、有料、有趣

在過去很長時間裏,大家對於主旋律電視劇普遍有個刻板的印象,就是不好看。因此,如何做得好看,是目前主旋律電視劇核心的問題。

在我看來,主旋律要拍得好看,需要有四個“有”。

首先要“有種”。有種就是有情懷,有擔當,有骨氣,有一種內在的魂魄,有精氣神。有的主旋律電視劇好像在開會作報告,或者是對生活的一般性展示,缺乏深層次的內在的情懷、骨氣。它們截取了生活的一些貌似真實的斷面,卻缺乏高度,缺乏一種超越生活表象的靈魂性的支撐,只剩下表象的生活景觀、場景,這就叫做“無種”。為什麼大家覺得 《人民的名義》 好看? 其實腐敗分子也有很多貌似無辜的方面,甚至有些官員還為地方作過貢獻,但是不管你是誰,在什麼位置,有多少值得同情、憐憫的地方,出於什麼可以理解的原因,你只要沾上了腐敗,觸犯了黨紀國法,侵害了人民的利益,那就絕不饒恕。這樣的主調放在那裏,這部劇就有了擔當,有了一種大情懷,有了骨氣和魂魄———這就是有種。所以老百姓看了覺得來勁、給力、過癮,原因就在於它真正寫出了骨氣、擔當和情懷,有一股特別強的力量感。

其次,是要“有貨”。有貨指的是有思想,有獨特的見解,有令人回味的觀點。我們很多主旋律電視劇沒有貨,它們並沒有給觀眾特別的啓示,沒有令人警醒的或是啓人深思的觀點和看法。這些劇讓觀眾看完後,感覺只是浮光掠影地呈現了生活的一些景觀,留不下多少讓人回味的思想,這也是讓大家覺得不滿意、不好看的原因。反之那些讓我們覺得好看的電視劇,就在於那些作品在平凡的生活底下,有很多中國式的智慧,在婆媳、夫妻等人倫關係中,表達出了創作者獨特的看法、觀點和令人啓發的思想。

第三,是要“有料”。有料就是要有材料,對於主旋律電視劇來講,這個“材料”説白了,就是生動的故事。電視劇本身就是一個大故事,很多電視劇做得不好看,就是缺乏故事感。有故事就有起承轉合、悲歡離合、跌宕起伏,好看的電視劇應該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或許是許多藝術家對生活的提煉概括還不夠,有一些電視劇平平淡淡,故事感不強,戲劇性衝突不足,沒有料。

第四,是“有趣”。有趣就是有趣味、情趣。有的主旋律電視劇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過於呆板、僵化,趣味感不足,不生動不活潑,人都板着臉。那些好玩的、令人捧腹的、會心一笑的趣味性的細節、人物,在很多劇中不夠。

用日常化、話題化和人性化,來為不好看的電視劇“對症下藥”

有種、有貨、有料、有趣,便是主旋律如何拍得好看的幾大要素。然而,目前我們的許多主旋律電視劇並不好看。不好看的原因,主要是三個“過”。

第一是過於板着、端着、嚴肅着,這是許多主旋律電視劇給人的感覺。在這些作品中,整個劇情、人物都沒有負面、反面和對立的東西,把人物拍得太過嚴肅,沒有一點諧趣,那樣當然大家不愛看。

第二是人物形象過於單一、單調,缺乏變化和波瀾。一個人物出場,總是一身行頭、一個表情、一種性格、一種方式,從頭到尾不變,缺乏色彩。

第三是一説話就是官話、套話、書面話。

這些都是我們看到的某些主旋律電視劇突出的毛病和問題。如何去解決?我覺得,應該用三個“化”來針對處理。

對於過於嚴肅的問題,要想辦法用“日常化”來處理。因為故事過於板着就像會議化,表現出一種太過正式、板滯的狀態,這需要通過日常化的生活來消解,讓它迴歸到自然的狀態。

對於單一的問題,要用“話題化”來處理。就是針對具有引導意義的內容,特別是過於單調的內容,思考應該怎樣賦予它更有波瀾、更多樣的東西,讓它活潑起來,有色彩起來,想辦法讓它構成一個話題,因為有了話題才有爭議性。比如説《小別離》,這部劇的核心就是怎麼陪伴孩子上學。在表達這一內容的過程當中,假如做得不好,犯了過分單一的毛病,那就很容易從頭到尾都在抱怨教育的某些弊病、訴説家長的辛苦,如此就構不成話題。但《小別離》 中沒有一個事件是單一的,它做了多種截圖———孩子的、家長的、學校的、社會的,每個角度都不一樣,於是就構成了話題。同樣是面對孩子作弊、抄襲、留學的問題,到底什麼樣的方式、哪種解讀是對的? 大家各説各話,形成了話題,這就不單一了。

對於人物説話過於概念的問題,要想辦法做“人性化”的處理解讀。當“作報告”的內容出現時,應該思考能不能回到父子、母女、夫妻的角度,尋找各種考驗人性或是迴歸人性的內容,讓情感和情趣來覆蓋那些概念。

合理的情境設計和恰當的審美距離,為劇作增添魅力

此外,怎樣在四個“有”的基礎上,把主旋律電視劇做得更好看? 我認為有兩點特別重要:第一,是情境設計要更為科學;第二,是要增加,或者説拉開審美距離。

情境設計是目前主旋律電視劇普遍偏弱的一點。情境是對於人物故事劇情邏輯性、合理性的設計,是由特定的時空關係構成的。現在不少的主旋律電視劇生搬硬造,出現了很多漏洞和不合理性。比如為了宣傳孝敬父母的理念,有的劇前面一直在講孩子對父母多麼不好,父母的受罪、痛苦。但最後孩子的態度突然扭轉了,原因往往用很簡單的場景來解釋,比如領導的教育,或是因為自己子女出了某些情況而受到刺激,等等。但是我們總感覺這樣的突變缺乏合理性,其中的原因,就是情境設計不科學。情境設計又分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宏觀的情境是指遙遠的時空,中觀是較近的時空,微觀則是當下的時空。這些時空之間存在着錯綜複雜的關聯,需要在多種不同情境中尋找彼此的邏輯關係。有些劇宏觀上看合理,但是中觀、微觀不科學,不近人情;有些中觀、微觀層面合情合理,但是從大的角度看又説不通,這中間容易產生矛盾。《人民的名義》之所以劇情有説服力,就是在遠、中、近的情境之間,邏輯設計得都比較合理,令人信服。它既有當下的一座城市裏錯綜複雜的關係,拉開來看,人物間各自也都有過往的糾葛;再拉開,又有我們所處的歷史階段的宏大背景。裏面有親情、友情、愛情,也有鄉情、同學情等各種複雜的感情。正是這些錯綜複雜的糾葛,形成了《人民的名義》合情合理的關係,情境設計比較到位。像蔡成功這個人物是整部劇中非常重要的中樞,他有其多面性。他和幾個老同學之間的關係中,有歷史形成的一些感情因素,也有複雜的利益原因。他之所以會做出各種怪誕的行為,是因為歷史上曾經是個差生,後來他靠另一種執着贏得了商業上的成就,但同時又被利用。在他身上聚集的,既有創業者的因素,也有不守遊戲規則的因素,還有受害者的因素。而他的行為,他的可恨與可憐,因為前面的情境設計———從遙遠的小學至今幾十年的、遠近中不同空間的變化位移,而讓人感到符合邏輯、合情合理。

同時,電視劇畢竟還是戲。它一方面需要設計很好的劇情,另一方面還要跟生活保持適當的審美距離。就像朱光潛所説的,我們需要適當地設計一些“美麗的框架”,生成一些審美距離,不讓它跟生活離得太近。比如説,用“戲中戲”的手法,就可以搭設一個美麗的框架,進而很好地拉開審美距離。如 《北風那個吹》 《雪花那個飄》 中的 《白毛女》 演出,就是用了“戲中戲”的手法和手段,這樣可以與現實生活保持適當的距離,更具有審美的意趣、趣味。因為主旋律題材大多是現實題材,容易跟生活隔得太近,產生不了審美反應。因此,一些藝術化的處理,能夠讓觀眾從日常的生活狀態,或是戲劇帶來的現實聯想中脱開去,帶來更加“好看”的審美感受。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編輯:mary

相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