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視同質化競爭如此慘烈,頻道專業化、小眾化為何難推行?
學者們意識到省級衞視同質化的問題,提出“頻道專業化是大勢所趨”,但十多年過去,這句話並沒有應驗。一旦進入過剩經濟,利潤攤薄,弱勢衞視入不敷出,頻道專業化的時機才真正到來。
大眾供給品已被一線強勢衞視壟斷,馬太效應已成,落後衞視雖然尋求差異化,但聲音微弱,難成氣候。
媒體為何不轉向小眾市場?政策要求?如果大眾產品已經過剩、無利可圖,小眾需求有缺口,綜合性媒體為何不轉向小眾市場?
其一,媒體主觀上不願意放棄大眾市場,幾十年發展形成了“路徑依賴”,大眾市場最安全,就算沒有暴利,至少總有收成,管理者不相信小眾市場也能獲利。
其二,政策不允許。根據總局規定,省級衞視除了每晚轉播央視《新聞聯播》,18點至23點30分必須有兩檔自辦的新聞節目;每天早上6點到次日凌晨1點必須有半小時紀錄片;每天平均須有半小時少兒節目或者動畫片;每天的新聞、少兒、對農、生活服務等八類公益節目播出比重不能少於30%……
可見,綜合性定位也是政策要求。省級衞星頻道可以有個性,但不允許專業化。
大眾供給品已被一線強勢衞視壟斷,馬太效應已成,落後衞視雖然尋求差異化,但聲音微弱,難成氣候。
“頻道專業化是大勢所趨”為何並沒有應驗?
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的未來學者阿爾文·托夫勒曾預言,傳媒未來面臨着分眾化、小眾化的趨勢。
而在2000年前後,學界和業界就興起了一輪關於“頻道專業化”的探討。當時省級衞視剛剛上星,頻道數量驟然增加。
學者們意識到省級衞視同質化的問題,提出“頻道專業化是大勢所趨”,但十多年過去,這句話並沒有應驗。原因在於,當時的學者只看到趨勢,沒有看到動機。
那個時候,硝煙未起,衞視格局還處在原始“墾荒期”。出於大眾傳媒追求規模經濟的本能,沒有哪一家衞視甘心放棄主流市場。
十多年後,衞視之間兵戎相見,頭破血流。少數強勢衞視以“高投入、高收益”築起市場壁壘,將主流市場瓜分殆盡。排名靠後的衞視逐步被邊緣化,以致在受眾心智中被淘汰。
當頻道數量多到耗盡了同質化競爭可獲得的利潤,使製作非主流節目與主流節目的收益率一樣時,頻道才有迎合非主流觀眾興趣的動力。
一旦進入過剩經濟,利潤攤薄,弱勢衞視入不敷出,頻道專業化的時機才真正到來。從主流市場分化出專業品類,成為小眾市場的強勢品牌,才有可能奪回一部分份額,重獲生機,可惜認識和把握這一時機的媒體並不多。
專業頻道必須覆蓋全國,“長尾”需求須達一定規模
目前我國的專業頻道大多是地方付費頻道。專業頻道本就面向小眾,處於“長尾”,如果再侷限於區域市場,極小的受眾規模當然無法支撐起頻道運營,這就是當前專業頻道普遍蕭條的原因。
所以,並不是受眾不喜歡專業內容,而是供需沒有對接——能看到的觀眾不一定喜歡,喜歡的觀眾不一定能看到。專業頻道必須覆蓋全國,讓所有人能夠看到,“長尾”需求達到一定規模,才能跨越盈虧的臨界點。
我們現在的電視專業頻道建構理念一定程度上是特定情況下“行政整合”的產物,而非市場化的自然形成。如何與觀眾的偏好、興趣及欲求相匹配,也是專業頻道發展的問題。
專業頻道通常定位於功能和實用價值,受眾會帶着特定目的去擇其需者而觀之,例如紀錄片頻道、電影頻道、汽車頻道、科技頻道、遊戲頻道、美食頻道……“做領先品牌的對立面”是品牌定位的一種策略。
如果省級衞視能夠分化出品類繁多的專業頻道,並且每個衞視成為一個細分市場的第一品牌,以“專業”對抗“綜合”,繞過壁壘,形成合圍,綜合性強勢衞視還能否保持“主流”地位?
放棄主流市場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放棄之後,也許得到更多。
不想等死,只能細分。
編輯:yvo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