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香港)

大牌演員電影扎堆上映“自我博弈 ” 年輕演員青黃不接斷層嚴重

全文约2402字, 阅读需要7分钟
今年以來,有不少演員頻頻出現作品扎堆上映現象,同檔期同一位演員出現在多部電影中,票房上“自己打自己”。大牌演員成為電影圈的絕對主力,這背後也隱藏着年輕演員青黃不接、斷層嚴重的事實。

今年以來,有不少演員頻頻出現作品扎堆上映現象,同檔期同一位演員出現在多部電影中,票房上“自己打自己”。然而“撞檔”現象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國慶檔,黃渤一人就有三部電影同時上映。大牌演員成為電影圈的絕對主力,這背後也隱藏着年輕演員青黃不接、斷層嚴重的事實。

原標題:大銀幕頻現“自己打自己”

今年以來,有不少演員頻頻出現作品扎堆上映現象,常常是在同個檔期會有自己兩部甚至多部電影同時上映,最終只能在票房上“自己打自己”。事實上,“撞檔”現象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國慶檔,黃渤一人就有三部電影同時上映。大牌演員成為電影圈的絕對主力,這背後也隱藏着年輕演員青黃不接、斷層嚴重的事實。

大牌刷臉“左右互搏”

古天樂回應:演員無法左右上映時間

中國電影票房不斷刷新紀錄,然而這裏面能稱得上真正的“票房擔當”卻不多,主演來來回回都是那幾個。

繼暑期檔多位演員出現作品“撞檔”之後,接下來的“中秋檔”、“國慶檔”將再度出現一人出演多部電影,“自己打自己”的“霸場王”。其中,由劉燁主演的兩部電影,《追兇者也》和《我的戰爭》將於9月14日和15日陸續上映。《我的戰爭》原本定於國慶檔上映,但後來提檔到中秋,與劉燁主演的另一部電影《追兇者也》正面對撞。

范冰冰同樣面臨“撞檔”的情況,9月30日,兩部由她主演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和《爵跡》將同天上映。事實上,早在今年暑期檔,范冰冰就以《絕地逃亡》和《封神傳奇》成為名副其實的“霸屏王”。

類似情況從暑期檔以來就不在少數。其中,鍾漢良一人就主演了《賞金獵人》、《三人行》、《驚天大逆轉》三部暑期檔電影;古天樂更是《使徒行者》、《封神傳奇》、《三人行》、《危城》四部電影成為絕對勞模。

對此,古天樂在昨日出席發佈會時表示,作為一個演員最重要就是演好戲,至於電影何時上映等客觀因素都並非自己所能左右。

選角套路:由市場及觀眾決定

年輕演員憑“顏值”和人氣難獲認可

大牌演員頻頻“刷臉”,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電影圈實力派演員青黃不接的現實。而造成這一現象最大的原因就是年輕演員演技跟不上。

在以粉絲經濟當道的今天,不少影視作品為了吸引年輕觀眾,啓用人氣偶像出任主演。但一方面,這些新人沒有受過足夠的訓練,演技沒有得以磨鍊;另一方面,年紀輕輕的他們也缺乏生活經歷,對於角色又沒有多少時間體驗生活,基本只能憑想象出演,出來的效果也難以引起觀眾共鳴。以今年暑期檔為例,不少青春電影雖然“顏值”頗高,但主演演技卻備受詬病,最終不僅難以獲得觀眾認可,票房成績也淪為炮灰。

因此,缺乏準備,缺乏磨鍊,在各方面都尚未成熟之時,僅憑藉人氣和外表就匆匆躍上大銀幕,成功幾率確實不高,年輕演員進步太慢,難以崛起,資深演員繼續“霸屏”也就順理成章。  

演員被動,片方不願砸錢冒險?  

當然,投資方的選擇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一大原因。不止一兩位藝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表示,演員其實很被動,選擇出演什麼電影?出演什麼角色?大部分都得等片方找上門。而相比起電視已經成為一個新人輩出的平台,電影投資商在選擇主演時則顯得更為保守。從商人的角度來講,電影是需要觀眾花錢走進影院的,新人成本雖低,但風險更高,而成熟演員雖然成本高,但觀眾就願意掏錢看他們。因此,現在很多製片人和導演,寧願多花錢請明星,也不願省錢請新人“冒險”。

身兼演員及導演的馮德倫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樣的選角套路與市場及觀眾有關:“如果觀眾硬要看這幾個明星,非要是這幾個人主演的戲才願意付錢購票入場,那也沒法子。”沒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就不能保證電影賣座;收不回成本就意味着可能沒有人再投資電影,因此,市場的選擇也是如今新人難出頭背後的重要原因。

演員突圍:從適合自己的戲路發展,也能成為票房保證

在電影圈,能夠遇到一個好劇本、好角色,幾乎是所有演員終其一生的夢想。但這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作品難尋,往往會導致好演員空有一身絕技,卻苦於找不到發揮的舞台。有業內人士分析,圈裏其實不乏好演員,本身演技不錯,卻苦於沒有好的劇本或者角色找到他,即便空有一身才華也無處可施。

其次,缺乏對自我的認識,不知道自己適合演什麼,亂接角色,頻演爛戲,最終反而導致自身在業內口碑不佳。反觀有些演員,因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子,一戰成名,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在市場和專業領域獲得雙重認可。白百何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出道以來,她深諳最適合自己的戲路,在劇本挑選方面幾乎“零差錯”,最終成為“小妞電影”女主角的不二人選,也成為女藝人當中為數不多的票房保證。

董子健也是年輕演員裏的佼佼者,本身就擁有表演天賦的他還是中央戲劇學院科班出身,專業技能毋庸置疑。但僅憑演技還不夠,還需要對劇本有專業眼光,才能確保演到好角色,常常出演倔強少年的他在角色方面一脈相承,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冬雨一出道就與張藝謀合作,起點頗高。但她在劇本挑選方面也不敢怠慢,專門找來專業團隊幫她在劇本方面把關,並與他們展開討論,以確保出演最合適自己的角色。如今的她也開始勇於突破,最新電影《七月與安生》裏,她大膽放棄性格安穩的“七月”一角,反而挑選了性格生猛的“安生”,看似冒險的選擇出來的效果卻反而讓人驚喜,無形中讓她未來的戲路越拓越寬。

頭評 不妨給新演員更多耐心

成熟明星頻頻“霸屏”,一方面是對這些演員實力與票房號召力的認可,但一方面也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首先,觀眾可能會產生審美疲勞,同一張臉來來回回地看,總會有膩了的時候。其次,演員如果在同一時間“軋戲”太多,也可能影響他們真正地投入角色。

當然,從某個方面來説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是一種不可違抗的規律,每個年代當紅的人數是基本固定的,即便是梁朝偉,他也是等到40歲之後才真正紅起來,而作為製片方來講,誰更有票房號召力,就更願意選誰。這是市場規律所決定,投下去的都是真金白銀,必須計算投入於產出,因此,他們一定會盡可能將投資的風險降到最低。

但儘管如此,新人演員依然不是完全沒有出路,僅憑人氣與外表難以長久,只有不斷精進自身的演技與能力,製片方才會更願意給予機會。

而對於業界來講,新人演員成長需要時間,必須賦予他們更多的耐心與機會。今年,黃渤、甯浩等業內大牌就開啓了自己扶持新導演的最新計劃,利用自身資源挖掘這些圈內新人的潛質,幫助他們完成自我夢想,為電影圈注入更多新血。事實上,甯浩本人最早也是通過劉德華的資助,才拍出《瘋狂的石頭》這樣優秀的作品,一躍成為圈內最成功的新導演之一。這部電影的成功,捧紅的不僅是甯浩,也讓彼時像黃渤這樣的新演員有了出頭機會,成功開啓自己的演藝之路。因此,扶持新導演也是間接地扶持新演員,如果電影圈能夠這樣繼續傳承,給予新人導演及演員更多機會,將來就會有更多像甯浩、黃渤這樣的優秀電影人出現。

編輯:vian

相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