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型別反映社會心理,與其說經營客棧不如說經營關係

扎堆出現的節目型別是能夠反映社會心理的。節目的製作者紛紛選擇了“慢綜藝”模式,也說明在現在的觀眾群中有其市場。

原標題:慢綜藝迎合了人們對“共同生活”的美好想象

扎堆出現的節目型別是能夠反映社會心理的。節目的製作者紛紛選擇了“慢綜藝”模式,也說明在現在的觀眾群中有其市場。無論是“客棧”還是“旅社”,能夠在某一方面迎合了觀眾和社會心理,但真正決定之後收視情況以及口碑的,終究還是節目內容上的不斷探索與創新。

與其說經營“客棧”,不如說是經營“關係”

如果說前幾年國內電視熒屏上,最常見的綜藝節目熱衷以嘉賓個人或組隊“鬥智鬥勇”模式的話,那麼眼下這一綜藝的大趨勢也正在逐漸完成轉型。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湖南衛視每週六晚黃金檔播出的是一檔叫作《中餐廳》的真人秀節目,趁著《中餐廳》廚房中的“餘熱”還未散去,接檔播出的又是另一檔經營體驗類的真人秀——《親愛的·客棧》(以下簡稱《客棧》);另一邊的東方衛視,也在週末晚上的黃金收視段推出了自己的原創節目《青春旅社》(以下簡稱《旅社》)。

《旅社》是由景甜、李小璐、王源等活力十足卻缺乏生活經驗的“小輩兒”經營的熱鬧A旅社與戴軍、李靜等“長輩”打理的靜謐B旅社進行“競爭”,雙線一起推進,由此營造節目的戲劇效果;而《客棧》只專注於一家客棧的經營,節目組也有意將王珂、劉濤這對老夫老妻與紀凌塵、闞清子這對磕絆不斷的年輕情侶安排在同一空間中,試圖避免慢綜藝易冗長平淡的節奏。

與其說是“經營”客棧、餐廳、旅社,不如說是在經營人際關係。在談到這一類節目吸引自己的地方的時候,很多觀眾都提到了無論是《客棧》還是《旅店》,其中一群人整天在一塊生活的橋段,引發了人們對於生活共同體的嚮往。

現代化的人類社會是高度發達也是高度分工化的,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各司其職,社交網路看似越來越發達,實際上卻讓現實中的人際交往變得疏遠。具體到中國來說,90年代市場化經濟的大門正式開啟之前,很多人經歷的是一種趨於“共同體”的生活方式,所以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看到這樣的節目模式時會懷念。而更年輕且普遍是獨生子女的90後則會存在一種美好想象,這從心理層面上來說,也是如今這樣的共同生活的體驗式綜藝節目能夠吸引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的重要原因。

“共同生活”的美好 設想常出現在電視劇裡

“集體生活”的套路,其實電視劇裡早都玩膩了。近幾年也有不少佳作,比如剛剛結束的《情滿四合院》、口碑頗高的韓劇《請回答1988》等,之所以打動人心,除了情節巧妙、演員專業等製作上的原因,同樣也是暗合了不同年齡觀眾的一種懷念或者想象——對“因生活區域的緊密從而產生緊密生活聯絡”這樣一種關係的想象。而不管是美國版的《老友記》,還是中國版的《愛情公寓》,情節上無一例外都有“好朋友生活在一起”的前提。

《客棧》《旅社》等所謂“慢綜藝”,對觀眾心理的把握其實已經算是“拾人牙慧”,加上綜藝節目沒可能像電視劇一樣有詳細的劇本,沒有完整的起承轉合的故事,對觀眾的吸引力其實是大打折扣的。實際上,這一類節目往往很難獲得現象級的收視率(點選率)和話題度。根據最新的收視資料來看,上週的《青春旅社》播出後,節目CSM35城收視率為0.8,已經較上一期漲幅高達70%,但也遠稱不上“高收視”。而網路資料雖然不錯,但由於難以瀝乾“水分”,很難作為客觀的參考。

不過,扎堆出現的節目型別是能夠反映社會心理的。如今國內的綜藝節目以“慢”為節奏,以集體經營體驗為模式邁出了節目製作上的轉型步伐,無論是《客棧》還是《旅社》,能夠在某一方面迎合了觀眾和社會心理,這是好的開始,但真正決定之後的收視情況以及口碑的,終究還是節目內容上的不斷探索與創新。

編輯: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