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題材收穫口碑 中國影人努力扛起社會擔當
中國電影“雙喜臨門”,一是全年總票房突破500億元,二是大陸一批現實主義題材影片閃耀臺灣金馬獎。
原標題:中國電影人努力扛起社會擔當上週,中國電影“雙喜臨門”,一是全年總票房突破500億元,二是大陸一批現實主義題材影片閃耀臺灣金馬獎。如果說前者是“面子”,那麼,後者就是不折不扣的“裡子”。這一下,面子和裡子都有了。
今年算是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的“大年”,從暑期檔的《岡仁波齊》,到“九一八”當天上映的《二十二》,再到正在放映的《引爆者》《嘉年華》,不斷在影市掀起一個又一個小高潮。張揚、郭柯、常徵和文晏這些人到中年的電影人,把目光更多投向了現實主義題材,扛起電影創作者的社會擔當,這不能不說是中國電影的一種幸運。或許正如文晏在解讀《嘉年華》片名時所說,“我們身處一個嘉年華似的娛樂年代,但喧囂之下,總有那麼一群人,用更冷靜的思考和更藝術的表達,不斷提醒著中國電影的責任感。”
視角放低 關注底層人物命運
《嘉年華》透過兩個不同年齡段、不同成長背景下女孩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女性青春成長的殘酷故事,冷靜但不乏力量,勇敢且保有暖意。在這部電影中,性侵案件只是一個載體,更重要的是呈現了社會在這樣的事件發生之後的一種失職,以及這些女孩在逆境下如何去成長,怎樣去面對。
“該有的哭訴、禽獸都沒有,從頭到尾波瀾不驚,難道我看了一部假的‘性侵’電影?”有觀眾這樣說道。或許因為太過冷靜剋制,《嘉年華》上映5天,累計票房也不過1600萬元,與6000萬元的預期票房有一定差距。即便如此,導演文晏也不願意把影片拍成一部“賣慘”的電影。她說,電影中每個角色都是一種境遇的反映,“希望觀眾不只是簡單地消費這些人物,而是能給予他們真正的關心。因為,這是身為旁觀者的一種責任。”
無獨有偶,與《嘉年華》同天上映的,還有一部叫《引爆者》的電影。儘管在型別上更加商業化,但《引爆者》同樣是一部關於小人物的現實主義電影,段奕宏飾演的爆破工人趙旭東在一次礦難中僥倖逃生,卻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陰謀。隨著調查的深入,他也被捲入漩渦中心。爆破工人趙旭東除投射了導演自身的感受外,在身份上也具有典型的現實意義。在很多煤礦主眼中,這樣的人命似草芥,如浮萍無根,如困獸猶鬥,現實中他們中的很多人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而到了電影裡,導演常徵給了他們智慧和鬥志,也給了他們尊嚴。
接續血脈現實主義迎“大年”
現實主義作品的湧現,很大程度上跟中國電影創作者的社會擔當密不可分。他們努力關注與當下生活密切相關的題材,努力關注被損害被邊緣的人群,即便做不到像韓國電影《熔爐》那樣“改變了國家”,僅僅是讓一些現實“被看到”,也是這類電影的勝利。
“其實從上世紀80年代市場化以來,中國電影創作者的社會擔當就從來沒有缺席過,哪怕是市場一派蕭條的90年代,也湧現了以第六代導演為代表的創作群體,他們高度關注社會現實。”影評人曾念群認為,他們的努力雖然磕磕絆絆,近十餘年又一度被市場所淹沒,但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沒有放棄。以第六代導演賈樟柯、王小帥等為代表的中生代創作群體,不僅自己依舊保持著冷峻而獨立的現實主義創作衝動,在代際傳承和新人扶持與挖掘上也是不遺餘力。
相比往年,今年確實是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的“大年”,但遠沒有達到井噴之說。當下的現實主義題材創作也還處於一個蟄伏期,創作力和創作衝動依舊沒有得到釋放,資本走向和觀眾期待都還在冰期裡。“但可喜的是,今年湧現了像《嘉年華》的文晏、《老獸》的周子陽、《大世界》的劉健等關注現實的新生力量。”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影評人說。
其實,中國電影現實主義的精神血脈一直存在,只不過時斷時續。“今年已經算是不錯了。”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提到,現實主義題材還可以更多元化一些,“不只有批判的現實主義,也可以有溫暖、詩意的現實主義,比如前段時間上映的《十八洞村》《相愛相親》等。”
破除困境 更要把故事講好
在接受採訪時,饒曙光剛剛看完《嘉年華》,電影讓他感到很驚喜。“現實主義題材越來越受到關注,是因為它們與中國觀眾有著密不可分的天然聯絡。這些電影立足於現實生活,更容易引起本土觀眾的情感共鳴,這是再精彩的好萊塢大片所不具備的,也是我們的電影創作者應該充分加以利用的。”
但是,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目前的困境也客觀存在,UME院線總經理劉暉在與觀眾的實際接觸中感到,許多人對此類電影的接受度其實並不高,“像《二十二》《嘉年華》這樣的嚴肅題材,雖然大家都知道很好,但有的觀眾會覺得電影帶給人的心情比較沉悶,所以不會主動選擇。大部分人現在還是習慣把看電影當作一種娛樂吧。”
劉暉認為,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的湧現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今年幾部備受關注的電影,不僅觀照了當下的中國社會,在電影題材上也是一種豐富。“但事實上,無論什麼樣的電影,如果想讓觀眾接受度更高,都要進行商業運作。創作者在一定程度上還需遵循市場規律,尤其是這些嚴肅的現實題材電影,更需要有講好故事和推廣的能力。”
編輯: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