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網綜背後的金牌操盤手:傳統電視人成主力軍

為了擺脫體制內部的束縛,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平臺,原傳統電視臺的從業人員接連下海、另覓出路,所採取的方式大多為自主創業或是加盟其他公司成為高管。

原標題:爆款網綜背後的金牌操盤手

提及近段時間較為火爆的綜藝節目,音樂類網綜《中國有嘻哈》不可不提,尤其是日前播出的總決賽,讓該節目的熱度再次攀升。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有嘻哈》雖然是一部網路綜藝,可其背後的總導演曾是一名傳統電視人,並在幾年前選擇離開加入體制外的團隊。而這一情況並非個例,當下不少爆款網綜背後的製作團隊均出現轉型後的傳統電視人的身影。

傳統電視人成主力軍

在《中國有嘻哈》的整個播出過程中,除了選手和明星製作人具有較高的人氣外,客串主持人的總導演車澈也受到不小的關注,並讓觀眾紛紛好奇該導演究竟是什麼來頭。公開資料顯示,車澈最初的職業經歷其實是一名傳統電視人。2006年畢業後,車澈進入SMG(原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併成為《加油!好男兒》的導演,隨著“製播分離”的大趨勢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車澈離開SMG並於2011年加入民營節目製作公司燦星製作,隨後於2017年加入愛奇藝成立YOH幼虎工作室。

其實當下不少爆款網綜背後的操刀者中,有不少曾是傳統電視人。比如《奇葩說》中的馬東最初也是一名傳統電視人,曾進入湖南電視臺主持談話節目,此後還進入了中央電視臺擔任製片人、總導演、主持人等,最後於2013年正式離開中央電視臺。除此以外,《偶滴歌神啊》的總監製、《火星情報局》的總策劃,也分別是原浙江衛視製片人陳偉、前湖南廣電副臺長王平。

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陳立強認為,相對於網路平臺,傳統電視臺的業務拓展侷限更大,再加上激勵機制不足等原因,使得人才流失日益加劇。反觀網際網路平臺的快速崛起,給多年身居傳統電視臺的行業人才提供了更為自由的發展空間,因此吸引不少傳統電視人的加入。

後期發展境遇不一

為了擺脫體制內部的束縛,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平臺,原傳統電視臺的從業人員接連下海、另覓出路,所採取的方式大多為自主創業或是加盟其他公司成為高管。

如浙江衛視王牌綜藝《爸爸回來了》和《奔跑吧兄弟》的前總導演和製片人岑俊義,自離開浙江衛視後創辦了節目製作公司樂禧文化,並已推出首秀節目《單身戰爭》。此外,曾打造《極速前進》的易驊,在離開深圳衛視後成立了日月星光傳媒,並已獲得華人文化的投資。而2015年從湖南衛視離職的謝滌葵,則成為皙悅傳媒CEO,且該公司在同年接受了騰訊和華蓋資本的投資。

然而傳統電視人離開體制後並不意味著此後參與制作的節目都能大火。其中,謝滌葵離職後製作的綜藝節目《我們戰鬥吧》雖然集合了王凱、楊爍、井柏然等明星,但公開資料顯示,該節目CSM52城收視率從首期1.279%降到收官時的0.667%,有些差強人意。

在從業者看來,儘管脫離體制後的傳統電視人在創作等層面能夠減少一些束縛,但現階段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若想從每年數百檔綜藝節目中脫穎而出不是一件易事,且工作環境的變化、新團隊的組成,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適應。

走出體制面臨更大挑戰

近年來傳統電視人離職事件不斷髮生,資料顯示,2015-2016年僅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深圳衛視和東方衛視這五家電視臺,就至少有13位較高職位的傳統電視人摘下“體制”的帽子,這也讓不少人認為逐漸失去核心人才的傳統電視臺正在走下坡路,並讓一些還留在體制內的電視人蠢蠢欲動。

業內人士認為,究竟要不要離開傳統電視臺,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規劃,而不是仿照他人的職業路徑複製在自己身上。任何一個選擇都會帶來正反兩方面的影響,走出體制也不例外,並不只是簡單地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還需面對工作流程、市場環境、合作團隊等一系列變化帶來的壓力和調整,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謝滌葵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體制外看上去提供了更廣闊及更自由的空間,但也有很多身不由己,生存是團隊和公司必須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另外一番遊戲規則,市場更殘酷,“在體制內只需要考慮內容創作就可以,但出來後就要考慮商業方面的保障,體制內和體制外的優點其實很難兩全,就看怎麼選擇”。

編輯: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