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票房收益 保底《戰狼2》還給北京文化帶來了什麼?

如果是從價值投資的角度去看,北京文化深度參與了《戰狼2》這樣堪稱現象級影片的開發,未來對商業片的把握、對國內市場的認識,都會有著質的提升。

原標題:透過保底深度參與《戰狼2》北京文化除了票房受益還得到了什麼?

《戰狼2》中的樊大使(中)正是由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飾演

《戰狼2》創造了一個奇蹟。在提檔7月27日晚上8點上映後,從第二天起,保持了連續12天單日票房過2億的紀錄,直到8月9日才降低到1.7億,目前總票房已超過40億。

這樣的票房成績,也讓《戰狼2》的影響力不再侷限於電影圈,繼《美人魚》之後,再次將影響力滲透到資本市場。資本關注的焦點,都放在此前北京文化聯合影聯傳媒進行的8億保底上。

對影片進行保底發行,是北京文化轉型影視產業後慣用的方式,從《心花路放》開始,北京文化幾乎沒有出現過保底失敗的情況。但從大環境來說,保底發行在經歷過2015年的黃金期之後,在2016年下半年已經出現太多失敗的案例,所以當《戰狼2》還未開拍時,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只看過劇本就喊出8億的保底,在當時算得上一種"激進"的策略。

不過宋歌並不這麼認為。他表示,沒有"超過80%的信心"的信心不可能去做這件事,"我們有信心把《戰狼2》提高到一個至少是8億量級的商業片"。他的信心有三點來源,其一是《戰狼2》的軍事愛國題材是市場需要且稀缺的,其二是吳京背後的拍攝團隊十分認真努力,這個班底能夠保證影片的質量,其三就是北京文化將派出團隊進行深度合作。

這並不是北京文化唯一一次在影片拍攝完成前就進行保底了。在陳國富監製的《二代妖精》前期籌備時,北京文化也進行了5億的保底。這是北京文化深度介入影片的一種策略,透過保底,能夠全程參與到影片的籌備、策劃和拍攝當中,甚至在剪輯上提出意見。這些都需要極高的對內容把控能力的同時,也能鍛鍊公司裡相對較新的團隊。

其實,在看完劇本決定保底時,宋歌對戰狼的預估只有12億。當時他給出了8億和10億兩個不同的保底計劃給吳京,由吳京最終選擇了8億的方案。有了保底,也讓吳京有足夠的底氣為了作品的質量不斷提升打磨,哪怕《戰狼2》的預計成本已經高達1.5億,最終是在宋歌"摁著他關了機"的情況下依然嚴重超支,花了2億才完成。

宋歌和吳京認識很早,而在《戰狼》籌拍時,宋歌就有過投資的念頭,卻因為某些機緣錯失。《戰狼2》的投資早早被許多公司所看中,吳京沒有辦法再拿出更多的份額給北京文化,宋歌"不想佔便宜,那不是商業合作伙伴應該做的事",便只投資了500萬,選擇以保底發行的身份,為《戰狼2》"保駕護航"。

事實上,北京文化目前並沒有什麼院線發行的能力,在保底聯盟中,負責的是總體統籌宣發工作和供應商,具體的執行,則分別落在影聯傳媒和啟泰文化手中:影聯傳媒負責發行和新媒體宣傳,而啟泰文化負責大型專案落地和營銷。

啟泰文化進入保底團隊當中,完全是因為影聯傳媒。影聯傳媒董事長講武生透露,同樣錯過了《戰狼》的他,這次他只花了3周就確定保底《戰狼2》,並在之後,很快將自己一半的保底份額平價轉讓給了合作過《血戰鋼鋸嶺》、《繡春刀2:修羅戰場》等專案的啟泰文化,"引入啟泰文化,看重的是營銷實力,他們能使影片專案變得更大,我們要的是絕對值,而不是份額"。

透過這三方的保底協議,《戰狼2》在開拍前就收穫了近2.17億的保底金額。這些資金根據保底協議分5次支付。第一筆4000萬協議生效15日內,第二筆3000萬關機前7日內,第三筆3000首次看片後15日內,第四筆4000萬拿到《公映許可證》《技術合格證》的7日內,最後一筆7759萬愛影片上映3個月內。其中,前四筆1.4億由北京文化支付,最後一筆7759萬由影聯傳媒支付,並墊付6000萬的宣發費用。在啟泰文化加入之後,最後一筆錢和宣發費用由影聯傳媒和啟泰文化共同承擔。

在票房分賬上,這張保底合同也與其他的有著明顯的區別。其中規定,當《戰狼2》總票房不高於8億時,保底方的分成比例為12%,製作出品方的分成比例為88%;當總票房在8億到15億元之間時,超出部分保底方的分成比例為25%,製作出品方的票房分成比例為75%;影片總票房超過15億時,超出部分保底發行方分成比例為15%,製作出品方的票房分成比例為85%。

目前總票房超過40億。如果就按照這一票房收入計算,北京文化透過《戰狼2》,已經獲得大約1.6億左右的收益,影聯傳媒和啟泰文化共獲得收益1.14億左右,而吳京的公司登峰國際佔專案投資50%的比例,將獲得超過6.6億元的收益(資料為估算,或有一定誤差)。可見,這是一張非常偏向於製作出品方的合同,保底方的最高分成僅有25%。講武生透露,當年華誼兄弟保底《西遊降魔篇》時,超出部分的分成達到了70%。

《西遊降魔篇》上映後,周星馳與華誼兄弟還因票房分賬問題曾對簿公堂

這樣的保底模式,從一定程度上已經從過去看片後進行票房保底的"賭局"概念裡跳脫出來,成為一種在沒有拿到合適的影片投資份額的情況下,能夠深度介入影片製作並獲得相對豐厚利潤的一種手段。

透過這樣的保底策略,北京文化還收穫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在短時間內股票大幅提升。

上一次透過單片的票房暴增帶領公司在資本市場獲得大漲,還是在2016年春節檔的《美人魚》。在此之前,光線傳媒正是最為典型的"好片帶股價"的公司,從2012年的《泰囧》,到2013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再到2015年的《港囧》,最後是投資1億並保底的《美人魚》,都帶領光線傳媒股票有過不同程度的大漲,最高漲幅達到9成。

但在2016年下半年之後,"傳統影業公司股價漲跌全看票房收益"這一理論卻徹底被打破。在2016年底、2017年初,光線出品或發行的《你的名字》、《大鬧天竺》、《嫌疑人X的獻身》等影片都創造了同檔期佼佼者的票房成績,但依然受當時影視股整體低迷的影響,股價下跌了超過13%。

透過《戰狼2》的票房大漲,從2016年9月開始震盪下跌近10個月的北京文化的股票,在2017年7月24日開始從最低點每股13.19元大幅上漲,並自《戰狼2》7月27日上映後連續多日漲停,在8月7日上升至最高每股22.5元,市值也從7月24日最低的95.7億上升到8月7日最高的163.3億。

北京文化股價近一年的走勢

然而,這場用1.45億投資撬動的最高達67億的市值上漲,卻因為8月7日晚的一則公告戛然而止。公告稱,公司董事丁江勇、副總裁鄧勇、副總裁杜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陳晨、財務總監於曉萍,向公司提交《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共減持約佔公司總股本0.2%的股份,在當時約價值3000萬元。其中表示,減持原因,是"自身資金安排需要"。

公告截圖

這個公告引起了部分投資者的"恐慌",北京文化在8月8日跌停收盤,雖然在9日、10日小幅回升,但在11日再度跌幅超過7%。總市值也從最高的163.3億元跌至11日收盤時的130.65億元。

對電影公司來說,某個專案的成敗,並不能真的代表整個公司與團隊的價值與能力,北京文化透過保底參與《戰狼2》的製作和發行,採用的是一種提升團隊能力的策略,能得到的不僅是一時的經濟收益,更能夠讓團隊學到如何打造優秀商業片的經驗,能夠"授人予漁"。

或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作為董事長的宋歌才會在明知高管集體減持可能對正在上漲的股價造成巨大影響的情況下,依然通過了他們的這一申請。因為此時追漲,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投機行為,就連《戰狼2》票房究竟能不能達到50億、甚至60億,宋歌已經沒有多大興趣,"破了20億之後,已經對每日票房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了"。如果是從價值投資的角度去看,北京文化深度參與了《戰狼2》這樣堪稱現象級影片的開發,未來對商業片的把握、對國內市場的認識,都會有著質的提升,這比一些單純的數字變化有價值的多。

編輯:xiong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