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綜藝層出不窮但收視低迷,應該脫離娛樂走向原創

如果真正思考過“文化節目為誰而辦”,或者仔細甄別過“人民藝術家”與“演藝明星”之間的區別,那麼走進死衚衕的國產綜藝,或許離觸底反彈也並不遙遠了。

原標題:脫離娛樂漩渦,綜藝節目何去何從?

如果真正思考過“文化節目為誰而辦”,或者仔細甄別過“人民藝術家”與“演藝明星”之間的區別,那麼走進死衚衕的國產綜藝,或許離觸底反彈也並不遙遠了。

新老綜藝層出不窮但收視低迷

留意了一下暑期娛樂形態,除了一些熱門電影如《戰狼2》、《建軍大業》以及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各自引領一段話題熱外,往年在這個時間段被全民關注的綜藝節目,卻沒能更多地走進觀眾視線,乃至於有人問:現在有什麼綜藝節目值得看?

曾幾何時,作為國產影視劇的勁敵,國產綜藝一度是老少咸宜的電視節目形態。但自從國內各大衛視大規模從海外引進版權,各家砸錢請明星的套路將衛視綜藝重新洗牌後,觀眾忽然發現,今天的國產綜藝已經很難再引起全民興趣了。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暴露了今年綜藝節目的狀態:少人關注,形不成話題。

依然堅挺的或許只剩下《中國新歌聲》第二季和《極限挑戰》第三季。甚至已經存在十多年的國內綜藝節目都處在疲倦狀態。而大多數不管是“綜N代”還是新節目——比如《極速前進》第四季,被質疑抄襲的《中餐廳》、《嚮往的生活》,還有可以說幾乎毫無水花的新一季《我們來了》。雖然明星嘉賓陣容依舊強大,但除了一些真正的粉絲,多數普通觀眾已經對它們失去了興趣。許多人換臺遇到,會習慣性地掃一眼,像當年那樣全民盼著下班追看的盛況,很難再現。

廣告商買賬觀眾不買賬

觀眾可能首先對此類節目形態產生疲勞。音樂類綜藝的選秀和明星pk的模式,戶外挑戰類中花樣秀明星人設的模式等等,都被悉數套路化。版權和明星成為一檔綜藝節目成功與否的唯一核心因素。在這樣赤裸直接的流量邏輯下,催生出了各大衛視互相搶版權和搶明星的惡性競爭邏輯。而節目本身製作成本被一再壓縮,更不用提本土節目的創新能力。

對於製作團隊而言,如果節目失去了讓觀眾歡樂、讓自身也激動的能力,那就失去了繼續辦下去的動力。真正有挑戰意識的製作團隊,會深刻了解娛樂形態的變化多端以及觀眾口味的挑剔。這個時候,寧可冒險去研發新的節目,也比吃老本強。

之所以這些綜藝節目已經被甩出了核心位置依然能辦下去,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就是廣告商仍然買賬。廣告商並非是精明的,他們有時候會被品牌號召力、明星光環以及收視率迷惑,並不會意識到觀眾已經離場,而只要有廣告商贊助,電視臺也樂得把節目繼續下去,只要能賺錢,節目有多少人看並不重要。

鼓勵原創、強調公益屬性

終於,在廣電總局行政力量的干預下,今天的綜藝節目被迫走到了一個呼喚改變的境地。在最新一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釋出的《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臺的通知》中,明確要求進一步強化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公益屬性和文化屬性。堅決反對唯收視率,堅決抵制收視率造假。

然而,今天完全以“版權+明星”的模式粗暴複製生產的國產綜藝,還有公益和文化這回事兒嗎?當明星的各類瑣事緋聞一地雞毛的流量話題之下,絕大部分的綜藝節目都滑向了娛樂至死的深淵。

當然,也有例外。儘管有學者批評“太過潮溼”,有煽情嫌疑,但央視的《朗讀者》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今天綜藝節目的標杆。與之構成系列品牌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則以央視品牌為上星衛視作出指導性示範。而此前在網際網路上掀起正能量傳播的《見字如面》則以另一種方式探索著,娛樂之外,國產綜藝的可能性。

顯然,這些年已經漸趨扭曲的綜藝體系中所有的套路,都很難繼續適用。而在玩壞了的國產綜藝中,失去原創能力的製作方如何繼續做綜藝成為了每一個上星頻道都需要挖空心思苦想的問題。但如果真正思考過“文化節目為誰而辦”,或者仔細甄別過“人民藝術家”與“演藝明星”之間的區別,那麼走進死衚衕的國產綜藝,或許離觸底反彈也並不遙遠了。

編輯: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