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於2006年9月26日由原文化部(現文化和旅遊部)同意“中國藝術研究院加掛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牌子”而設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機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承擔著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具體工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政策諮詢,組織全國範圍內非遺普查工作的開展,指導保護計劃的實施,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研究,舉辦學術研討、展覽(演)及公益活動,交流、推介、宣傳保護工作的成果和經驗,組織實施研究成果的發表和人才培訓等工作職能。歷任中心主任為王文章、連輯、韓子勇,現中心主任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王福州兼任。
自成立以來,中心全面參與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各項工作,並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立法調研和法律文字論證工作,承擔該法的貫徹落實情況評估工作;參與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檔案的起草和論證工作;編制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標準;開展我國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申報材料的評審組織實施,撰寫履約報告,為我國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做出貢獻;承擔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考察、論證及評估驗收工作,已成立的7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16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大都經中心參與實施;舉辦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實工作需要的專題培訓活動,涉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申報、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隊伍、黃河流域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調查等專題;組織實施“‘十三五’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課題”等學術研究工作;組織實施三批23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的命名及專項課題立項、驗收工作;舉辦多種宣傳展示活動,促進全社會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活動,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智力支援;承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研究成果出版工作,已出版《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第一批至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大典》(第一批至第三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論與方法叢書”等相關書籍;承擔“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系列行業標準制定”等數字化保護專案建設,利用數字技術全面、真實、系統地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的相關情況。
目前,中心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文旅融合發展等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全面參與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為主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極配合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新舉措,按照文化和旅遊部最新部署要求,在紮實推動原有工作基礎上,加快非遺邊境調研,做好履約報告撰寫,構建文化遺產學術、學科體系,重點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計劃,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研究、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平臺,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中心主要領導:
主任:王福州
王福州,男,漢族,中共黨員,1965年11月出生,教授職稱。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主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遺國際培訓中心管理委員會委員。教授職稱,長期從事遺產的形態研究,涉及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物質文化遺產等,業餘時間涉獵書法史、繪畫史以及思想史。
一、學術簡況
(一)個人學術專著《文化遺產形態學》探討了物遺與非遺結構上的異同,提出文化遺產學升級國家一級學科的主張。倡導在大遺產觀背景下,突破遺產概念畛域,讓文化遺產學先行一步,構建以物遺和非遺為基本框架的文化遺產體系;
專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學》和《非遺文化形態研究》重新構建了中國非遺的體系。從傳統文化最本質意義上對“物”進行重新解讀、審視和闡釋,將思想智慧、工巧智慧和口傳智慧等作為“內化於心”的成果,滲入《公約》的五大分類,並對現有非遺的概念、定義和分類進行了補充和完善。總之,非遺不僅只是“外化於形”,更有“內化於心”,以體現傳統文化的精髓性、完整性和主導性。
(二)其它學術文章,近五年來曾在《文藝研究》、《人民日報》、《文化研究》等主流刊物媒體共發表40餘篇,主要代表作和學術觀點被《新華文摘》、《人大影印資料-文化研究》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其中《以書自名,必有深趣》(文藝研究-2019.4)、《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傳統文化》(人民日報-2014.11.14)、《讓文化遺產活起來》(人民日報-2018.5.30)《以創造精神振興傳統工藝》(新華文摘-2016.9)、《“文化遺產學”的學科定位及未來發展》(新華文摘-2021.17)、《“文化遺產”的中國正規化及體系建構》(文化研究-2021.9)、《文化遺產保護的可貴探索》(人民日報-2021.1107)、《從實踐探索到學科建構還須行多久——兼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科建設》(《文化遺產》-2021.06)已獲轉載。
二、學術獎項。
受國務院學位辦委託牽頭推進文化遺產學升國家一級學科事宜,目前成果有“非遺保護”已正式列入高校本科課程系列,非遺碩士人才培養計劃已列入32所高校展開試點;多次主持並承擔國家、部級、院級科研課題,主持推進的《非遺資源採集著錄國家標準》已進入報批程式,非遺進校園工程以及中國非遺資源大資料工程已進入實質階段;主持推進的《二十四節氣》已獲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提名。
三、學術講座
非遺由“保護行動”到“學科建設”
自2001年5月18日崑曲藝術列入世界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始,中國非遺遵循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形制和理念,歷經二十多年的實踐探索,儘管篳路藍縷但成果豐碩。出臺了《非遺法》,建立了四級名錄體系,已有43項列入UNESCO公約名錄,還創造了許多非遺保護的“中國經驗”而廣為締約國讚譽。展開實踐探索的同時,學術界始終在思考,畢竟中西是兩套文明體系,中華文化不只是“外化於形”,還有“內化於心”,惟有沿著“物”的文脈一路和“人”的文心一路開掘,一外一內才能彰顯傳統文化的智慧性、獨特性和整體性。可以預期,馬克思主義同傳統文化相結合必將誕生更多的文明新形態,中國非遺已開始了由國家層面的“實踐”概念向文化遺產的“學科”建設轉向的漫漫征程。
副主任:郝慶軍
郝慶軍,男,漢族,1968年4月生於山東省肥城市,中共黨員,研究員,博士學位,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現就職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任副主任(副局級)。學術專著有《詩學與政治:魯迅晚期雜文研究1933-1936》(2007年)、《魯迅的抵抗空間》(2010年)、《民國初年的文學思潮與文學運動》(2017年)。
一、工作經歷
1.2006.8-2009.9,中國藝術研究院院辦,任辦公室秘書。
2.2009.9-2011,5,中國藝術研究院科研管理處,任副處長。
3.2011.5-2015.12,《傳記文學》雜誌社,任副主編、主編。
4.2015.12-2016.6,文化藝術出版社,任常務副總編輯。
5.2016.6-2017.4,炎黃春秋雜誌社,任總編輯(法定代表人)。
6.2017.4-2017.9,文化藝術出版社,任總編輯。
7.2017.9-2020.7,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任專職研究員。
8.2020.7至2022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任副主任(副局級)。
二、學術簡況
(一)專著
1.博士論文《詩學與政治:魯迅晚期雜文研究1933-1936》。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專著《民國初年的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北京時代華文出版公司,2017年7月版。
3.論文集《魯迅的抵抗空間》。山東文藝出版社,2010年3月版。
(二)論文
1.《從文學期刊的繁榮看民國初年文學的娛樂化傾向》,載《東嶽論叢》2012年第10期。
2.《遷居與隱居:魯迅活動地圖和上海文化空間》。載《文藝理論與批評》2019年第1期。
3.《國學熱”背景下“五四”傳統的存續問題——魯迅的抵抗方式》。載《文藝理論與批評》2009年第2期。
4.《“近代文學”研究的觀念革新與多維視野》。載《天津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
5.《民國初期“黑幕小說”由盛轉衰的文學史意義》。載《中州學刊》2013年第1期。
6.《共和國七十年長篇小說概論》。載《文藝論壇》2020年第2期。
7.《做好四篇文章,不斷拓寬非遺保護實踐的邊界和版圖——關於“意見”第三部分的解讀》,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第6期。
(三)報告
1.調研報告《鄉村文化和旅遊融合的一個範例——山東東營利津縣“老街長巷”專案的調研思考》。載《中國旅遊報》2021年6月30日。
2.智庫成果報告《“網際網路文化治理”的理念、策略和工具》,刊登在文化和旅遊部《智庫要報》,並上報至中宣部、中共中央辦公廳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