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億的狂歡與理性:國產電影應注重質量和內生性增長
到11月20日,中國電影年度票房首次突破500億元。業內人士指出,500億元不能成為電影從業者的麻醉劑,中國從電影大國到強國,還有很艱難的跋涉之路。以13%的低上座率,創造500億元票房實屬來之不易。
興奮之餘,尚需冷靜。業內人士指出,500億元不能成為電影從業者的麻醉劑,中國從電影大國到強國,還有很艱難的跋涉之路。
到11月20日,中國電影年度票房首次突破500億元。乘著賀歲檔的東風,突破550億元即將實現。回顧近幾年電影市場,2010年,中國電影年度總票房約101.7億元,首破百億大關;2013年12月8日,中國電影年度票房首次突破200億元;2015年9月5日,中國電影年度票房首次突破300億元;2015年12月3日,中國電影年度票房首次突破400億元……
到2016年電影市場進入“冷靜期”,僅以457億元收官。因此,姍姍來遲的500億元就具有了一定里程碑意義,意味著中國電影市場走出過去一年的低速增長、中國市場跟北美市場體量日益接近、“電影大國”的地位有了更亮眼的數字化認定。
興奮之餘,尚需冷靜。業內人士指出,500億元不能成為電影從業者的麻醉劑,中國從電影大國到強國,還有很艱難的跋涉之路。
年度爆款與失靈IP
要選一部今年的電影“爆款”,《戰狼2》確定無疑。
中國內地市場稱得上“現象級”的影片中,首次突破10億元票房的是2012年的《人再囧途之泰囧》,首次突破20億元票房的是2015年的《捉妖記》,首次拿到30億元票房的是2016年的《美人魚》。
7月底上映的《戰狼2》卻創造了令人目瞪口呆的票房神話,正式上映4小時票房破億,83小時票房破10億元,8天票房破20億元,11天票房超越30億,一路扶搖直上,最終累計票房約57億元。單片票房佔年度暑期檔總票房35%左右,接近1~11月總票房11.2%左右。
有統計,今年暑期檔票房冠軍《戰狼2》、國慶檔票房冠軍《羞羞的鐵拳》以及春節檔票房冠軍《功夫瑜伽》三部影片的票房之和接近95億元,佔1~11月票房總額19%左右,這一成績足以拉昇年度整體票房。
一片獨大,可謂奇蹟,同時也暴露了隱憂。談及“憂”,失靈的“大IP”就是其中典型。
在中國電影市場最火的那幾年,只要拿出“大IP+小鮮肉”,票房輕鬆過5億元、10億元都不是問題,沒有內容的綜藝大電影,都能輕鬆躺著把錢賺了。而在今年,諸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心理罪》《鮫珠傳》《建軍大業》《悟空傳》等“粉絲電影”集體失靈,不僅口碑持續走低,票房上也並不理想。
不過,也必須看到“大IP+小鮮肉”是資本洶湧進電影行業的表徵,即便口碑走低,這一模式依然為大多影視公司所效仿。市場所為,自有市場檢驗。畢竟資本一茬接著一茬收割著年輕的偶像,當容顏老去,“鮮肉們”會過氣;當“人設”坍塌,“鮮肉們”也會過氣。未經細心打磨的“大IP”自然也只是淪為噱頭。
有影評人表示,當國產電影仍處於依賴爆款拉動票房的階段,電影的整體質量有待提升。
線上票務求變與法律規範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1~11月國內觀影人數約14.7億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24億人次,同比增幅18%左右;放映場次約8587萬場,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812萬場,同比增幅近27%;全國影院數量目前為9400家左右,銀幕數約4.97萬塊。
看得出,中國的影院正在急速擴張之中,銀幕數持續增加。與之相對,有一組資料值得注意,一家電影市場專業的資料諮詢公司透過調研發現,使用者年均觀影頻次從去年的7.36%下降到5.80%,上座率也下滑到13.3%,遠低於日本的45%和北美超30%的上座率。
上座率和場均人次的不足,成為當今市場一個很大的問題。以13%的低上座率,創造500億元票房實屬來之不易。阿里影業高階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認為,觀影慾望降低的主要因素是使用者體驗不足。
為了吸引觀眾走進影院,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網路線上票務平臺不惜用大量補貼政策吸引使用者。根據比達諮詢的資料顯示,2014年至2016年,整個線上票務市場都在高速增長,線上購票比例也從30%增長至83%。不過,進入2017年,中國電影線上出票量佔電影票出票總量比例卻幾乎沒有增長。
同樣是最近3年間,線上票務市場頻頻生變,由最初的四強逐鹿到三國殺,再到如今淘票票和貓眼的雙雄爭霸。當整體線上票務市場趨向於飽和,如何求變、如何開拓電影市場的增量都是不可迴避的命題。
電影市場的蛋糕要不斷做大,法律規範必不可少。今年3月1日全面實施的《電影產業促進法》,是我國文化產業領域的第一部法律,可謂相當及時且必要。
長期以來,最為社會各界詬病的就是,電影市場存在的偷漏瞞報亂象。《電影產業促進法》在施行不滿一月時,就對上百家違法影院進行停業整改。另一方面,該法規取消了包括電影製片單位審批、《攝製電影片許可證(單片)》審批等,下放了電影片審查等多項行政審批專案。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所長丁亞平表示,這“意味著市場準入門檻降低,只要符合電影攝製所需的資金、人員等條件的企業或組織都可以申請拍電影。可以預見到,以後會有更多的電影專案立項,電影創作將更加多樣豐富,題材、型別也會更加廣泛,使電影產業呈現出‘遍地開花’的井噴景象”。
藝術片突圍與理性迴歸
“遍地開花”,自然就是電影型別更為多元。今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有一亮點值得一提——2017年前11個月,藝術片和紀錄片在國內電影市場已經謀得一席之地。
今年6月,在多部進口大片合圍之下,張揚導演的《岡仁波齊》上映,得益於市場口碑的助推,取得了約1億元的票房成績,對於藝術電影來說已是非常大的突破。8月,紀錄片《二十二》上映,這部製作成本僅200萬元、宣發成本僅100萬元的小成本影片,得到行業內外眾多人士的自發支援,從首日排片僅1.5%一路逆襲,累計報收約1.6億元,最終成為國內首部票房過億的紀錄片。
藝術院線在我國電影市場上的道路並不平坦,但是,《岡仁波齊》與《二十二》等影片取得的突破,昭示著國內觀眾不再僅僅滿足於“爆米花電影”帶來的視覺體驗,也開始願意為藝術片買單,並願意嘗試和欣賞更多口味和維度的影片。
觀眾審美提升的實質,迴歸到了最為原始的話題,在注重電影市場“增量”的同時要注重電影“質量”。業內人士都明白,內容是電影的本質,一部電影,無論宣傳和發行做得再好,也難以解決電影故事的好壞。
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中國影視領袖峰會”上,華誼兄弟CEO王中磊提出了電影強國的兩個標準,一是每年產生好片的比例,二是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的質量和數量。
“現在到了一個結構性調整的有利時機。”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希望,中國電影不要被漂亮的票房數字衝昏頭腦,“連續多年30%以上的增長,已經過度消耗了中國電影的有效資源,中國電影應該從對票房的狂歡中解放出來,更注重質量和內生性增長。”
編輯:yvo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