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臺灣)

2017年暑期檔動畫電影觀察:國產動畫如何走出瓶頸期

全文约2033字, 阅读需要6分钟
2015年暑期檔動畫《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不僅以9.5億元的驕人成績歷史性地重新整理了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更激發了觀眾對國產動畫前所未有的熱情和信心。暑期檔還沒有結束,就有網友在“國產動畫吧”中焦急地討論起了今年是否近年來國產動畫“最差暑期檔”的話題——相比2015年創造排片奇蹟的《大聖歸來》,2016年穩紮穩打的多部好萊塢...

2017暑期檔動畫並非真的是質量銳減導致“最差”,而是在沒有大量引進國外動畫和缺少國產“黑馬”背景下的總量下跌。

原標題:國產動畫如何走出瓶頸期

暑期檔還沒有結束,就有網友在“國產動畫吧”中焦急地討論起了今年是否近年來國產動畫“最差暑期檔”的話題——相比2015年創造排片奇蹟的《大聖歸來》,2016年穩紮穩打的多部好萊塢動畫,今年的確顯得相對沉悶。

2015年暑期檔動畫《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不僅以9.5億元的驕人成績歷史性地重新整理了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更激發了觀眾對國產動畫前所未有的熱情和信心。《大聖歸來》與2016年的《大魚海棠》(票房5.6億元)、今年的《大護法》(票房0.8億元)一起被網友們並稱為國產動畫的“三大”。正是它們的發力,讓除了動漫迷之外的普通觀眾也看到了國產動畫面向成人觀眾的強大吸引力。然而擺在眼前的另一面卻是,面對越來越高的熱情和期望,“三大”系列的票房持續走低。於是,在熱切的期望和後繼乏力的困境之間,國產動畫如何走出瓶頸期就成了我們更關心的話題。

走出“黑馬”迷思

冷靜對待“國漫崛起”

截至目前,今年暑期檔動畫基本呈現為一片獨大的局面——7月上映的《神偷奶爸3》在沒有其他好萊塢動畫競爭的背景下,票房輕鬆過10億元,相比之下《大護法》的0.8億元就顯得不夠“成功”;6月上映的《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延續了這一超級IP的佳績,收穫1.4億元:除此之外的其他動畫片則幾乎陷入了“無聲”的狀態。《玩偶奇兵》《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豆福傳》和《阿唐奇遇》均沒有超過5000萬元,《牧野傳奇》和《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更顯慘淡。8月檔的最大看點是正在上映的《賽爾號大電影6》和《十萬個冷笑話2》。截至8月24日,《賽爾號大電影6》的票房為約8634萬元,《十萬個冷笑話2》票房為約9657萬元,均沒有改變暑期動畫檔整個大盤的可能。

“最差”所參照的顯然是“三大”系列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巨大成功,尤其是作為國產動畫崛起代表作的強勢“黑馬”《大聖歸來》,讓人們不自覺地就將它劃定為國產動畫的生產標準和產出要求,似乎一定要像“大聖”那樣成功才算成功。客觀地說,《大聖歸來》的“自來水”票房奇蹟幾乎不可複製,否則同樣飽含情懷的《大魚海棠》和口碑甚佳的《大護法》就不應該在票房上相距如此之大。因此,面對國產動畫的瓶頸,我們更應該做的正是走出“黑馬”迷思,冷靜對待“國漫崛起”。

在“三大”系列傲人的票房戰績背後,還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資料,比如近5年大約2/3的國產動畫片都沒能取得超過2000萬元的票房,又如《魁拔》系列前3部總投資過億元,但票房卻不足6000萬元。也就是說,與其以《大聖歸來》為標杆,將2017暑期檔看作是嚴重退步,不如將其視作一個提醒:我們的國產動畫崛起之路還很艱苦,“大聖”更適合看做一個階段性成果。

再來看一組更有說服力的資料:2016年暑期檔的25部動畫總共斬獲24億元票房,其中6部——《憤怒的小鳥》(票房5.1億元)《海底總動員2》(票房2.5億元)《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票房1.1億元)《大魚海棠》(票房5.6億元)《愛寵大機密》(票房3.8億元)《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票房4.4億元)——就貢獻了22.5億元,也就是說剩下的19部平均票房不足800萬,而這才是國產動畫的真實處境。從這個角度來看,2017暑期檔動畫並非真的是質量銳減導致“最差”,而是在沒有大量引進國外動畫和缺少國產“黑馬”背景下的總量下跌。

精心打磨內容

探索國產動畫型別化

當然,即便我們不對2017暑期檔動畫過分苛責,也不能就此迴避國產動畫電影在一波高潮之後遭遇的瓶頸問題。“三大”系列的票房走低再一次向我們驗證了口碑不是保證,影片自身才是,更準確地說,合理的型別化才是。以日和風格的《十萬個冷笑話》和美漫風格的《大聖歸來》為例,合理的型別化是基礎,在框架之下完善敘事、打磨細節是根本保證。在這個基礎上,前者呼叫了近年來流行的糗文化/吐槽文化,在TV版劇集中培養了大批粉絲,後者則激活了《西遊記》這個傳統經典。換句話說,這兩部電影的成功絕不是國漫精神的顯靈,而是創作者的成功。

在型別化的基礎上還要對故事進行耐心的打磨,製作技術提升的基礎上,劇本仍然是關鍵。針對兒童的低幼動畫通常需要觀眾的前期培養,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賽爾號》《大耳朵圖圖》等,在電視劇版的播放中就累積了一批小觀眾。而全年齡段的非低幼動畫則對劇本有更高要求,尤其是在眾多好萊塢動畫的培養下,觀眾對故事的要求已經逐漸提高,僅憑支援國產漫畫的口號並不能走太遠,更重要的還是如何用型別來啟用自己的文化。以“中國的皮克斯”為目標的追光動畫,連續兩部作品《小門神》和《阿唐奇遇》都遭遇了票房失利。應該說,注重技術的追光動畫的確提升了國產動畫的製作水平,但劇本的平庸顯然才是其失利的關鍵原因。《小門神》將故事分為天上和人間兩條線,試圖在二者交匯之下啟用即將失落的傳統文化,然而事實卻是,門神這條線對傳統文化的挖掘不夠充分,人間的故事又過於說教。比起《小門神》來,《阿唐奇遇》的好萊塢化更明顯,看起來像是一部中國版的《玩具總動員》。然而問題也還是出在劇本,成人觀眾認為敘事過於簡單,華麗的技術流於中國元素的堆砌,低幼觀眾則又覺得不夠有趣,於是再次回到前面提到的型別化問題。定位不準和劇本粗糙是追光動畫遭遇失敗的根本原因。

總之,對待國產動畫,我們既應當有更高的要求,也應當有更多的耐心。我們一方面要明白,在日式漫畫和美式漫畫的夾縫中,要想走出自己的風格仍舊是艱難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國產動畫市場的拓展還有著很大的空間。儘管今年暑期檔動畫顯得戰鬥力不足,但整個國產動漫的確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無論是各大眾籌平臺源源不斷的原創動畫專案,還是Bilibili網站的大力推介,整個產出環境已經開始好轉,一批又一批的潛在觀眾正在培養中。只要我們能講出更多有趣的故事,相信未來一定能啟用更多的觀眾。

編輯:mary

相關人物

藝員生日